首頁 > 宰執天下 > 章節內容

我的書架

第32章 憂勤自惕礪(上)(1/4)

延和殿。


趙頊坐在禦榻上,雖然自幼傳習的禮節,讓他腰背還是挺得筆直,但看著就是有些病懨懨的,沒什麽精神。


大宋天子原本體質就不算好,這段時間災情遍及天下,憂心過度,飲食不安使得他如今的臉色更是白中透青,腮幫子也凹了下去。


“王卿,”在重臣奏事結束後,又是照例的王安石一人留對殿中,趙頊望著他一直倚為朝中支柱的宰相:“明日祈雨之事,就要勞煩王卿了。”


王安石持笏躬身一禮:“陛下憂憫旱災,損膳避殿,誠垂意於此,臣敢不盡力?”


趙頊歎了一口氣,還是這等尋常的套話,他早就聽厭了,也說厭了。昨天,趙頊詔令兩浙、淮南、京東、京西、陝西各路災傷州縣長官祈雨。今日,輔臣應詔祈雨。再過兩日,趙頊也要親自出馬。


兩個多月來,他減膳食,居偏殿,日夜祝禱,不可謂不誠心。但天下受災的區域卻是日漸擴大。而這幾天為了祈雨,他又齋戒沐浴,每餐隻有兩盤時蔬,就是單純的清粥小菜而已。葷腥之物全都給免了,酒水當然更不可能有。但他苦心如此,殿外的陽光還是那麽刺眼。


趙頊望著殿外反射著陽光而變得發白刺眼的地麵,雙眼不由得眯起來:“王卿,如今諸路大旱,遷延彌月,百姓流離失所。此當是朕德政不修,失愛於上天之故。朕欲大赦天下,不知可否?”


王安石回道:“正月乙卯,陛下已然赦天下;去歲冬月明堂時,陛下亦曾頒赦詔。今日若再赦,便是一歲之中三赦天下。商湯旱時以六事自責,首曰‘政不節歟’。一歲三赦,即是‘政不節’,非所以弭災也。”


王安石論事時,總是能引經據典。趙頊沉吟了一下,點頭稱是,“……王卿說得是。”


不過趙頊的心中卻難以釋懷,旱情影響的可並不僅僅是民生問題。


經過了兩年的休養生息,西夏已經緩過氣來,但陝西有諸多名將坐鎮,加之熙河路蕃軍整飭得力,梁氏兄妹決不敢輕動。但契丹人近來卻在河東有了動作。年初的時候,契丹來賀正旦的使節更曾暗示,遼主有意索取關南及代北之地,重定地界。


“今日雄州來報,契丹遣北院林牙蕭禧為使,攜國書已至邊境。其人南來,必是索要關南、代北二
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