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宰執天下 > 章節內容

我的書架

第38章 心賊何可敵(上)(1/4)

趙頊這一年來,用切身體會了解到了什麽叫做禍不單行。


旱災、蝗災、糧荒、流民,這是環環相扣,有一有二就有三的,也許並不足為奇,但契丹卻是趁此時機,向他勒索土地。


趙頊推行新法是為了富國強兵,可到了內憂外患一齊而至的時候,他卻發現實行了幾年的新法,竟然不能讓他的國家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場危機。


席卷全國的大旱剛剛過去,留下的後患還沒有收尾,而契丹人的貪婪在使節一次次南下中暴露無遺。


宰相王安石一個勁的要讓他強硬以待,無須畏懼。可如今的時局,趙頊他怎麽強硬得起來?


河北流民在道,而最為充裕的開封常平倉也逐漸枯竭,而朝廷還要負擔著流民的生計一直到明年夏收。試問這樣的情況下,大宋如何能經得起一次大戰?


若是契丹入侵,朝廷無法救濟河北流民,事情就會變得如同富弼所言,四方凶徒,觀望之人,‘謂國家方事外虞,其力不能製我,遂相嘯聚,蜂蝟而起。’


到時候,他的國家覆亡可就在眼前。


這段時間,趙頊夙夜憂歎,難以入寐,身體一點點的消瘦下去。


但越是如此,他就越不會放手政事,每天不看到奏章,趙頊就難以安心下來。


正好元老之一的張方平回到京城,要轉任南京應天府,依例當進宮入對。


張方平雖然不如韓琦、富弼和文彥博的地位,但也是仁宗朝就做了翰林學士,又做過參知政事的前任執政。而且在英宗病重,欲立趙頊為皇太子時,正是他從英宗手上拿到了禦筆手書,算是有定策之功,元老二字也算當得起。


張方平在殿上再拜起身,雖已近七旬,須發皆白,仍是精神矍鑠。


趙頊先賜了座,等張方平謝過坐下,方道:“卿家在陳州,理民有方,安民有術,走馬多有言及。”


“不敢。臣老邁無能,不能為陛下分憂。”張方平抬頭看著趙頊,歎道:“陛下可是瘦了。”


趙頊心中一暖,也隻有這等老臣才會關心自己,笑道:“卿家的身體卻是康健。”


“乃是陛下聖德庇佑。”


君臣寒暄了幾句,趙頊問道:“素
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