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宰執天下 > 章節內容

我的書架

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(九)(1/4)

【很對不住各位。斷更了一天。】


目送韓岡離開崇政殿,趙頊的眉頭始終沒有鬆懈下來。


韓岡會為種諤火燒火燎的跑來請求入對,並說事關軍國重事,讓趙頊心中也不免生出一絲隱憂。


但韓岡請求收回早前發出的詔書,趙頊卻萬萬不能答應。


他可沒頒下許種諤便宜行事的詔書。種諤這一次違抗軍令,為爭功搶先出征,幾壞朝廷大事。此風如何可長?


強令種諤回兵,的確會傷了鄜延路近十萬大軍的士氣,但隻要糧餉充足,士氣這玩意兒而還是很好鼓動的。趙頊相信到了靈州城腳下之後,鄜延路的士氣不用耗費唇舌去鼓動,就能自己冒出來。


而默認種諤的行徑,則是會給其他幾路一個極壞的榜樣,到時候人人趕著出兵,卻不管有沒有做好準備,那麽結果隻會更差。


兩邊都有壞處,但兩害相權取其輕,趙頊權衡一番後,沒有任何猶豫的便下詔嚴令種諤回師。就是韓岡來勸諫,也無法改變趙頊的想法。


但注視著韓岡步出殿門,趙頊心中隱藏的擔憂卻變得沉重起來。


韓岡畢竟是西北出身,論起對西北軍事的了解之深,朝中現在就唯有他一人而已。韓岡如此心急的要為鄜延路的辯解,趙頊都不能咬定是他錯了。以韓岡之前反對急進的態度,也不能將他今天袒護種諤之事歸結於私人交情。


趙頊頭正疼著,現任禦史中丞李定已經在殿外通名了。


依照今天入對的次序,方才趙頊就該召見李定了,韓岡說是事關軍國重事,才搶前了一步。


李定進來叩拜行禮之後,就呈上了一封折子:“陛下,這是近兩日台中審問蘇軾的口供。凡前日所劾種種,其皆已服罪。”


趙頊隨手翻了翻,不用李定詳細解說,隻看了供狀,就已經怒氣勃發了。


之前禦史台對他的所有指控,蘇軾竟然全都承認了。諷刺鹽法、諷刺水利工程,諷刺免役法、諷刺便民貸,藏在詩句中的險惡用心,蘇軾在禦史台的審訊中全盤招認。


趙頊不是蠢人,自是明白,犯人對罪名承認得竟然這般爽快,要麽是受刑不過,要麽就是在掩飾更重的罪行。


“可曾用大刑?”他直截了當的問道,雙眼不放過李定臉上的任何變化。


李定低眉順眼,回答則是肯定有力:“蘇軾名高當世,辭能惑眾。為避人言,
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