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宰執天下 > 章節內容

我的書架

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(上)(1/4)

王舜臣還是第一次在長安以西立於黃河之濱。


沒有高聳的堤壩,隻有寬闊的河床,渾黃色的河水就眼前洶湧奔流,帶來隆隆濤聲。


眼前的滔滔大河,不是王舜臣過去入京時,在路上看到過的泥漿洪流。盡管依然渾濁,但一眼就能看得出與那一碗水半碗沙的泥漿水,到底有多大的差別。


“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複回。若是能夠分身,真想再往上遊去看看,看看黃河之源是從何而來。”


王舜臣循聲回頭,王厚不知何時已經走了上來。


王厚在王舜臣身邊立定,一同眺望著黃河。他三十歲便擔任了權洮州知州,兼熙河路鈐轄,甚至之前還早早的轉了文資,正八品的太子中允。在審官東院中,就是擁有一個進士頭銜,一般也不可能在這個年紀便執掌一州軍政。能做到這一步,也隻有依靠軍功。


在西北邊陲曆練了十年,留著兩撇短須的王厚皮膚黝黑,但看著依然年輕。氣質是沉凝渾厚,一雙眸子既不鋒芒畢露,也不是圓滑內斂,而是堅定如石。王舜臣看著他,就仿佛當年初見王韶時的感覺。


“記得當年玉昆曾經說過,黃河水中泥沙來自於隴西陝西的黃土高坡之上,雨水一過,便是泥沙俱下。到了下遊之後,水流變緩,泥沙逐漸沉積,河床一日高過一日,水患由此而來。黃河之患,在沙不在水。要想從根本上治理好黃河泥沙,就得利用草木保持水土。”王厚笑了一下,“可惜做不到。也就自蘭州往上遊去,那裏的草木幾百年未有砍伐,情況要好一點。”


王舜臣當然也還記得韓岡當年所說的話。


這麽多年過去,當年在軍營的小廳內飲酒達旦的四人,各自都已經站在了他人幾十年都難以企及的高度。這是當年想都沒敢想過的。


他回望著河上,一聲聲號角開始為濤聲伴奏:“趙大要過河了。”


王厚隨即也望了過去,在兩人立足的下遊不遠處,一條長鏈般的浮橋橫在河上,被湍急洶湧的河水向下衝出了一個半圓的弧度。橋麵在河上起伏,走在上麵的車馬看著就像是在挪動。


十九條大小渡船,加上一幹羊皮筏子,這是蘭州過去用來渡河的工具。不
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