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宰執天下 > 章節內容

我的書架

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(十)(1/4)

涼州城已經掛上了大宋的旗號,王舜臣的將旗也在城頭上高懸。


自蘭州分兵以來,困擾王舜臣所部六千人的最大問題,隻是地理而已。翻越洪池嶺【烏鞘嶺】造成的傷病超過五百,幾乎都是凍傷,而攻打涼州和沿途寨堡,也不過兩百多傷亡。


這一路過來,王舜臣所部斬殺的敵軍也不過千多人,但以六千兵力,就攻下了河西重鎮涼州,終歸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喜事。


能有這樣的戰績,在非戰鬥減員的損耗如此之多的情況下,也多虧了王舜臣的名望。


王舜臣是戴罪立功,根本就是個白身,但他往軍前一站,有哪個敢跳出來炸刺?後台硬得跟鐵鑄的一般,犯了那麽大的事,還能回來領軍,秦鳳、熙河兩路,哪一個不讓他三分。


而且王舜臣本人的箭術高超,又有過往功績,軍中威望甚高,沒有誰敢違逆他的命令。等到順利的攻下涼州城後,更是說一不二。


而此時的王舜臣,正從軍營回到自己占下作為落腳點的宅院。一名中年的幕僚陪侍在側,貌不驚人,但臉上一團和氣,很容易讓人感到親近。


“吐蕃十四部,漢人的六大家,族長族酋們都答應了,隻要將軍還想往西去,他們都願共襄盛舉。”


“幾乎是涼州所有大家族的合力了,歸義軍當年也不外如是。”王舜臣喃喃自語。


舊唐主導河西東歸的張義潮在大宋境內名氣不大,但在河西、隴西的民間,則是如雷貫耳一般。


安史之亂,大唐勢力中衰,吐蕃借機一舉奪占河西。吐蕃在河西的暴政持續了將近百年,到最後,終於出了一個張義潮。


張義潮麾下的勢力,是曆經艱險方才一一收歸漢土,如今給木征等人占據的岷州、河州,都被張義潮光複。之後更是打了河西周圍大州一周,隻可惜好景不長,張義潮死後,其婿索勳奪位,歸義軍勢力大衰,直至論現在甘州回鶻和吐蕃人手中。


張義潮的為人,王舜臣聽過他的故事就是欽慕不已,身陷虜境,卻能殺虜歸漢,非大丈夫不可為之。


但王舜臣對張義潮的讚歎已經夠多了,沒必要時時掛在嘴邊,他回頭看了眼幕僚,“難怪聽馮四說,馮遠你的綽號是左右逢源,到哪裏都能混個臉熟出來。”


“乃是姓名所累。”馮遠苦笑了一聲,“其實小人的人緣,不過占了和氣生財四個字
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