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宰執天下 > 章節內容

我的書架

第11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(八)(1/4)

李清說得大方,不過這也是武貴的話說到他心裏去的緣故。


【這幾天調整工作,應酬多了點,缺了不少更新,實在是很對不住。今天三更,補上一點是一點,這是第一更。】


說進他心裏的當然不是武貴的借口。對麵熟人兄弟多?富貴功名麵前,什麽都是狗屁!


隻是這時候,有必要在宋人那裏留下太多血債嗎?再怎麽說大宋如今國勢強盛,一次兩次的敗仗根本改變不了大局。


靈州城下的戰績,是宋國用錯了人,做錯了事,西夏這邊又靠了計謀,而且沒有遼人幫助,根本就沒有贏的可能。換作是正麵交鋒,李清一點信心都沒有。


就算在鹽州城下再勝一次又能如何?不是宋兵不善戰,而是宋國的皇帝用錯了主帥。郭逵、王韶、韓岡這些知兵善戰的主帥可是一個都沒有出現,任用的都是李憲、王中正這樣的閹人,以及徐禧、高遵裕一般貪功無能之輩。而種諤、曲珍等西軍名將也被打壓、約束。就這樣還能一直壓著西夏軍打。一旦宋人走馬換將,主帥、名將重新被起用,調來陝西主持大局,局麵很可能瞬間逆轉。


如同靈州之役式的勝利如果再來一次就不會再有西夏國了。不僅僅是李清,國中的任何一名重臣對此看得十分清楚。如今還在進行中的這一場戰爭,已經耗盡了西夏的國力。


這一仗即使贏了,耗盡的元氣也不可能恢複。生民流離、部族殘破、田地荒蕪、商路斷絕,村莊、城池一個個化為殘垣斷壁。堅壁清野的戰略本來就是拚著自己重傷,也要贏下對手,是在滅亡和重傷兩者之間做出的無奈選擇。其造成的損失,幾十年都沒辦法恢複。


等到宋人下一次攻來,隻要宋國那邊能一個中人之姿、又不貪功的主帥,就能將滅國的勝利給東京城中的宋國皇帝帶回去。


既然西夏覆亡是在所難免,無論如何李清都不可能做得太過火,他還打算換個東家。而投降了大宋之後,朝廷或許不會計較他過去犯下的各項罪行,但他又不是有自己的部族,隻能在西軍中安生,到時候會有什麽樣的待遇,就得看自己的表現了。李清可不想將仇怨結得太深。


鹽州到底能不能攻下來?他對此不是很在意,但私底下還是認為攻下來的好。要改換門
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