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宰執天下 > 章節內容

我的書架

第36章 萬眾襲遠似火焚(11)(1/3)

王厚給沈括一家安排的住處,是衙門附近的一個小院。形製並不大,但還算幹淨。


沈括進院看過後,感覺還算滿意。這才陪著小心的將一直坐在碧油小車裏的渾家請了出來。


續弦張氏,是他恩主張芻的女兒。治平四年【1067年】發妻葉氏病逝。兩年後,也就是熙寧二年,曾經是沈括上司的張芻將女兒嫁給了他。才二十歲,嫁給沈括也隻有三年。老夫少妻,又是年輕貌美,沈括對張氏可是千依百順。


張氏蹙著眉頭,在院中轉了一圈,卻是一言不發,走進了正房中。


一直跟在後麵的沈括稍稍鬆了口氣,雖然看著不滿意,可至少張氏沒有反對住進這件院子。不然就讓他在這裏難做人了。


過了一陣,張氏的貼身小婢出來,卻對沈括道:“夫人說累了,要先歇一歇。請官人自去處置正事,不必掛念家裏。”


沈括連連點頭,“我這就去衙門裏。”


安頓下張氏,沈括便匆匆趕往州衙,接手隨軍轉運的工作。


沈括聽說過韓岡的名號。對於韓岡這個每多發明的年輕人,沈括的興趣很濃。先通過透析砲車的原理,進而發明霹靂砲這樣的軍國利器,這一點,沈括也是有些佩服的。還有軍棋、沙盤等物,才三兩年的功夫,已經遍及天下。不拘於經傳文字,想來也算是同道中人了。


韓岡親筆所寫的兵站製度的文稿拿在手中,隨意翻了一翻。一點也不像是二十歲的年輕人能寫得出來的。聽說剛入官時,就已經寫過一部有關療養院的製度,連王相公都讚不絕口。不能以年齡輕忽視之。


但沈括可不會全盤照著韓岡的規劃而來,雖然這一套製度看著完備,可也並不是沒有改動的餘地。


不加以更動一二,另有開創,如何能顯出他的手段?!


“來人!”沈括指派起手下地胥吏,“速將帳冊都搬來!”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韓岡抵達最前線的工地時,景思立已經率部把營盤當道紮好。


就在秦鳳軍營地的後方一裏處,兩千餘名民伕正在一片周長約六百餘步的工地上忙碌著。


這座寨堡被王韶命名為臨洮,也就是將狄道城的舊名,移花接木到這座位於洮水河穀北方前沿的寨堡上。


修築臨洮堡,是為了抵禦北方來敵。而在臨洮堡後方十五裏的河川交匯處,另有一座兼做兵站的寨子正在修建中——熙河經略司登記的名字是結河堡,以流經堡側,匯入洮水的結河川而得名。


兩座城寨一立,通往香子城和珂諾堡的河穀道的安全就得到了保證。而且大宋對洮水河穀的控製,也隨之向北——也即是下遊——推進了四十裏。


一隊隊民伕喊著號子,夯築、挖掘,在工地上忙忙碌碌。行動間有條不紊,卻僅僅指揮者得力之故。被征發起來的民伕,基本上都有修築工事的經驗
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