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5章 青神三連墩(1/2)

老九門第二個目的地是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,位於成都平原西南部,北接東坡區,南鄰樂山,西望峨眉,地理位置十分優越。


也正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,這裏才是第一代蜀王蠶叢的故裏,以崇祀蠶叢氏“青衣而教民農桑,民皆神之”得名,被譽為“南方絲綢之路”、“岷江古航道小峨眉”。


青神縣地貌呈盆地狀,東部以龍泉山脈為主體,山嶺連綿起伏,稱為“東山”;西部以眉山向斜南東翼延伸部分為主體,丘陵逶迤相續,稱為“西山”;中部為岷江衝積平壩,地勢平坦開闊,縣治青城鎮就坐落在平壩中心。


而“兩山”隔江環峙,形成盆周。 按照風水學的理論,這個盆周就是帝王將相築穴的好地方,山環水抱,藏風集氣,鄧一眼和我的爺爺把第三塊青銅飛輪鎖定在了閬中,這裏很可能是巴蜀開國君主西禹最小的兒子的封地。


俗話說,父母都特別疼愛小兒子,青神是西禹蠶叢的故裏,這裏當年肯定是物產豐富,財富眾多,西禹蠶叢把這塊風水寶地分給小兒子最合理不過。


在閬中拿到了第二塊青銅飛輪之後,老九門的人就直奔青神縣。


他們的目標鎖定在青神縣一個姓劉的山村,村子所處的地方正是龍泉山脈和眉山山脈的中間,村子前麵數公裏的大山下就是岷江,這個村就處於盆周之中。


劉家村還保持著一種特殊的傳統,這裏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還穿著青衣,頭上都裹著少數民族的青色包裹,但他們卻不是少數民族,可能這隻是一種傳承罷了。


村子裏到處都種植著桑樹,他們家家戶戶都種桑養蠶,靠賣蠶繭、蠶絲養家糊口。


這個村子裏的人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,平常的日子悠然自得,年輕人種地養蠶,年輕的女子則在家養蠶,年老者日常端著一杯茶,在村口聊天,日子十分的愜意!


在岷江邊上,有三個連在一起的沙洲,當地人叫它三連墩,這三個墩子自有記載以來就一直存在,大家都認為這是岷江衝積而成的沙洲,沒有人懷疑這地下是大墓,因為沒有幾個帝王會把大墓埋在水邊,隨時都有可能被大水衝毀的可能。


這一次,老九門的人沒有再臨時成立
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