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八章 寸土寸金(2/4)

。”


“對。”孫慧萍讚同的說:“你們大學的時候還是住宿舍比較方便顧及學業,房子可以放在這裏升值,挺好的。”


說話間,紅綠燈變燈,許逸陽便把車開到了小區門口。


保安看到通行證立刻抬杆,許逸陽的車一進門,就直接左轉進了地庫的入口。


車開進去,許逸陽對夫婦二人介紹道:“這個小區人車分流,地麵是沒有車的,不但安靜,行人也更安全,另外小區有兩個出口,一南一北,地下都是通的,所以汽車進出也很便利。”


孫慧萍看著亮如白晝的地庫,感歎道:“咱們營州好像就沒有地下車庫。”


沈永明笑著說:“你看咱營州私家車一共也沒多少存量,一個小區的私家車,一隻手就數的過來了,也沒必要弄什麽地下車庫,太浪費了。”


許逸陽說:“叔叔,其實小區規劃跟城市規劃是一樣的道理,如果隻看眼下,或者隻看將來三五年,那眼下可能會省點事兒,但將來就會有很多麻煩。”


“比如很多道路設計的時候就比較狹窄,通過能力較弱,放在建設的時候是沒問題的,三五年後可能也勉強夠用,但十年後、二十年後呢?私家車的數量可能十倍、幾十倍增長,到那個時候,城市就會因為早先缺乏遠見性規劃,而變得越來越擁堵。”


說著,許逸陽又道:“咱們營州現在的小區不考慮私家車的問題,但私家車的價格將來肯定會越來越便宜,而且現在經濟發展勢頭正猛,用不了幾年估計很多家庭都能買得起私家車,到那個時候,私家車多了,停車難可能就是營州的很多小區最大的問題。”


90年代的營州,甚至全國大多數的中小城市,多數的住宅小區都屬於老破小,樓密、路窄、沒停車位,就拿許逸陽家裏的農機廠家屬院來說,真的是一個規劃出來的車位都沒有。


一開始還不覺得有什麽問題,等過幾年私家車多了,原本就狹窄的路邊到處停滿了私家車,車進去想掉個頭出來都難如登天。


這樣的小區,不但生活會越來越麻煩,將來房子也都賣不上太好的價格。


沈永明思考了一下許逸陽話裏的內容,頗以為然。


一個城市在市民眼中的好壞,不全在人口,也不全在經濟,更多的在於規劃。
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