麟德三年,高宗李治偕武後封禪於泰山,聲勢浩大,除文武百官,士兵隨侍,諸如突厥,於闐,波斯,天竺,新羅,高麗,倭國等各國酋長王相等也隨扈而行。
隊伍逶迤綿延百裏,古往今來帝王封禪,無有可及者,可見大唐之盛世無雙。
同年之中,還發生了其他兩件不大不小的事。
其中一件便是高麗內亂,高宗屢派唐軍前往鎮壓,內亂漸漸平息。
為徹底剿滅亂賊,十二月,又派英國公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,親自臨鎮,水陸兩軍並擊。
唐軍名將坐鎮,士氣如虹,很快,李勣同大將薛仁貴連破高麗十六城。
此戰綿延兩年,終於以高麗覆滅,平壤攻破,高麗王被俘而落下帷幕,自此,唐設立安東都護府,以薛仁貴為檢校,總兵兩萬於平壤鎮撫,統轄遼東,高麗,渤海等地。
大局的戰事雖定,但在一些偏僻地域,仍有著大大小小地隱患,比如在所屬遼東邊陲,靠近渤海的地方,因原先還是靺鞨族人居住的地方,地形險要,聚居人口複雜,時有衝突發生。
在這種情形下,薛仁貴領會朝廷的意思,為安穩鞏固目下局麵,便調撥些得力將官,將他們分派各地,管理地方,撫慰民心。
這一日,袁恕己帶著兩個親隨衛兵,來到了近海的豳州。
袁恕己的出身,乃是河北滄州,是官宦世家,本來留居東都,因高麗內亂,便隨英國公李勣來至遼東。
他畢竟年少,性情耿直,不拘小節,加上是官宦子弟,自來一股傲氣,軍中有些人便跟他不甚對付。
屋漏偏逢連陰雨,袁恕己所在的右翼軍中了敵軍圈套,折損了一位朝中顯赫的監軍大員,朝廷旨意下來,先處罰了幾個指揮不力的,袁恕己也略有波及。
他在軍中非但不得重用,無法建立軍功,反而灰頭土臉。
征伐高麗大勝封賞,有些立功之人早凱旋回京受賞,他卻被上峰打發到這人跡罕至的豳州來。
豳州地處偏僻,地形偏又險要,先前更跟靺鞨,渤海,高麗等交界,各地之人匯聚,更是龍蛇混雜,宛如國中之國。
原先曾有過幾任刺史,卻都坐不長久,最長的也不過做了兩年不到,至今已經有三位大人不明不白死在任上,至此,但凡是個機靈長眼的,都不肯往這地方調。
州內無首,更見亂象,此番上司將袁恕己扔在這個地方,用意可見一斑。
袁恕己是軍職,本來不該管理一州的事,隻因如今戰事方停,各地百廢待興,豳州又是個最燙手的山芋,故而先將袁恕己調來,一來也正因他是軍職,地方上不時會起些零散地小戰事,可以便宜鎮壓。二來,死馬當作活馬醫,醫好了,算他的運氣,醫不好,便是他的黑鍋頂崗,正好得罪名而處置。
袁恕己在軍中曆練許久,性子卻也磨的有些憊懶了,知道有人故意擺布自己,心中雖有怒意,麵上卻隻笑嘻嘻地,竟似是滿不在乎。
雖早聽說管轄之地是個最棘手的,他卻絲毫不懼,自帶了貼身的侍從,散散淡淡,日夜趕路,這一日終於來到豳州地界。
若說豳州是安東都護府裏最難料理的州府,那麽桐縣,則是豳州府中最難料理的轄地。
時正初春,東北之地卻兀自料峭寒極,袁恕己進桐縣的時候正是黃昏,天邊最後一絲殘霞冷冷地斜睨著這座荒僻的城郭,馬蹄敲在地磚之上,發出沉悶的嗵嗵之聲,仿佛灰磚上還裹著一層冷硬堅冰。
因天冷,近來戰事又平,守門的士兵也都十分散懶,此刻正要關閉城門,見三人趁著夜色進城,竟並未來詢問。
袁恕己眉頭微皺,本要打聽府衙何在,見這般情形,也並未開口,隻是放馬往前,卻見整條街上竟鮮見人影。
袁恕己揚眉打量這座治下之城,雖為豳州的首府,卻毫無繁華鼎盛之態,放眼看去,偌長的街頭上亮著燈光的屋邸似天際寒星,寥寥落落,屈指可數。
因趕了半天路,一時又不知府衙如何行去,三人便想先找一家飯館吃些東西順便探路,誰知走了半條街,卻見多半的鋪子都已經打烊,要找一家食肆,簡直如平地撿到金銀,癡心妄想。
袁恕己的貼身侍衛吳成已經忍不住笑說:“若不是知道進了府城了,還以為仍是在外頭邊塞荒城呢。”
袁恕己尚未回答,另一個侍衛左永溟道:“難為他們竟能找到這樣個鬼地方,我聽說已死了好幾個刺史,這一次二爺來,竟不是當官兒,比上殺場更凶險幾分呢。”
袁恕己知道他們兩個是為自己抱打不平,隻是人在屋簷下,哪得不低頭,便笑說:“你們兩個,燕雀安知鴻鵠之誌,那些富貴太平地方,我還不樂意去呢,鎮日吃飽躺平,有什麽趣味。”
兩個侍從對視一眼,各自吐舌。
吳成才笑道:“是,若是隻想吃飽躺平,當初又何苦從家裏出來從軍,大丈夫當誌在四海。”
左永溟忽地說道:“其實不出來倒是穩妥些,若不是年前的那宗意外,二哥也不會被牽連,還有那崔家的……”
袁恕己眉峰一揚,正要說話,鼻端忽然嗅到一陣奇異香氣。
前方拐角,有一燈如豆,冉冉跳動,燈影照出一抹白色的熱氣騰騰,夜風撩動,送來陣陣香味。
三人是餓極了的,大喜過望,急打馬奔到跟前。
果然是個吃食攤子,挨著牆搭著個小小地棚,支著一口鍋,一個老者躬身在攪著什麽,香氣四溢,白霧彌漫。
棚子邊兒張著一麵破舊小小旗幟,夜影模糊裏,依稀是“湯飯”兩字。
三人大喜過望,齊齊翻身下馬,就在靠外的一張簡陋桌子邊兒坐了。
因都是現成的,頃刻間,老者已經將飯食端上。
老者行動之時,他身邊兒一條黑狗便也隨著來來回回地走動,這狗子甚是溫順,見人來到,卻並不吠叫,隻緊緊跟著主人,隻是因通體全黑的緣故,起初袁恕己等並未看見,等它無聲無息靠近跟前兒之時,幾乎嚇了一跳。
這湯飯像是些菜葉米糊熬製而成,雖然簡陋粗糙,卻香滑易於入喉,竟出人意料地可口。
三人匆匆各吃了一碗,竟有意猶未盡之感。
又打聽府衙的方向,老者指著前方的路口道:“往前直走,右拐之後的第一個路口往前,就是了。”
又問三人:“客官們像是外地來的,不知要去府衙做什麽?”
吳成瞥一眼袁恕己,笑道:“你們這裏沒有刺史老爺,我們將軍便是來上任的。”
老者吃了一驚,呆立在原地,正要說話,忽地聽到嘈亂的腳步聲遙遙傳來。
袁恕己三個是從軍之人,格外機警,當下盡數放下碗筷,手按腰間刀柄,回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。
老者探頭瞅了會兒,道:“不相幹,並不是強盜,是縣衙的爺們,隻是這大老晚了,又有什麽緊急公幹?”口吻裏隱隱透出些許憂慮。
這會兒袁恕己等也看清楚了,街頭上現身的幾道影子,果然是公差的打扮,正匆匆地自前方路口掠過。
老者也看不出什麽來,隻又小心翼翼地問袁恕己:“客官果然是來桐縣上任的老爺?”
因見袁恕己年青,生得清秀,未免狐疑難信。
袁恕己笑道:“您老人家趕明兒就知道了。”
正將吃罷,又見兩人搖搖擺擺從街頭走來,因見他們三個坐著,不由多看了兩眼,卻在棚子底下的桌子旁坐了。
老者不等吩咐,自送了兩碗湯飯跟小菜上來,隻聽其中一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