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帝國的黎明》時間線及大事年表(1/6)

不知不覺,已經有一百多萬字。寫到現在,將書中隱含著時間線索的文字整理了一遍,順帶做了一個大事年表,希望便於大家更好的享受這個故事。將來如果有時間,還會總結出場人物表和言論集。為方便閱讀,我會不定期更新這時間線及大事年表。元吉多謝大家一直以來對《帝國的黎明》這本書的不斷支持!


宋宣和三年冬季故事開端


望著這純美至極的景致,趙行德不由得一時神馳目迷,深深呼吸了一口純淨的空氣,“如今是大宋宣和三年。”他若有所思地喃喃道。這一年,宋國皇帝趙佑恩準被禁錮的元祐黨人後代入太學讀書。皇恩浩蕩,不容推辭,獲得舉人身份的趙行德不得不放棄走科舉正途出仕的打算,辭別鄉裏遠親,赴汴梁太學。這一年,也是現代人趙行德投生到這異時空的第二十個年頭。


放逐黃舟山事件。半月之期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太學生們四處奔走,聯絡相送被貶斥出京的太常少卿黃舟山之事。趙行德除了努力攻讀經書之外,給陳東拉著到處走動,偶有閑暇,更要動筆構思《雪影仙蹤錄》的續稿,忙得不亦樂乎,不知不覺,便到了被丞相蔡京貶斥出京的黃舟山離京的日子。


宋宣和四年理學社成立


清明郊遊比箭事件。趙行德回到齋舍中,陳東笑道:“元直,清明時節,我齋舍學子齊集郊遊,你可一同前往?”趙行德道:“已經答應父執輩的尊長一同出城踏青,多謝少陽兄。”陳東笑道:“無妨,”俄爾又歎道,“每年清明的郊遊乃是我太學士子中的一大盛事,不做那臨風落淚,對月傷心之態,大家彈琴賦詩,痛飲狂歌,不參加確實是一大憾事啊。”


端午理學社成立事件。光陰似箭,轉眼便到了端午節氣,汴京所有店鋪裏外,早已插滿桃花、柳枝、葵花等時令花木,牆上都掛了蒲葉,門上釘了艾草,櫃台和小攤上則擺滿了粽子、水團等當令的小吃。雖然文定之禮還未完全行完,李府卻和晁府都差童仆向趙行德送了端午節的時令之物,晁府送來的紅木方匣裏盛放了香糖果子、粽子、木瓜三樣吃食,李府送來的桃木盒子裏卻裝了艾花、菖蒲、紫蘇等物,兩家所送之物居然並無重樣,也不是是否兩位夫人事先打過商量。此時國子監中與趙行德相熟的陳東、張炳等人都已知道趙行德即將與李博士的女公子定親,都向他賀喜。


經過陳東、鄧素等太學監生多方奔走聯絡,理學社的成立大會,便在汴京七十二正店之一,西水門之內的潘樓舉行,因為此處靠近西水門和金明池,既能吃到最上好的河鮮,又能在宴罷之後前往金明池觀看宿衛諸禁軍賽龍舟和校閱。太學國子監生九十五人,再加上趙行德邀約而來的孟元,共九十六人赴會。


宋宣和四年七月初三趙行德隨童貫出巡河北。六月初六,官家諭旨降臨,著太學庠儒趙行德隨宣諭使童貫赴河北宣旨,使者與太子魏王赴河北大營犒賞撫慰三軍的行轅一同出發,令人奇怪的是,並未授以官職。這一莫名其妙的差遣,即便是諳熟官場故事的宋安也猜測不出官家真意。


七月初三,乃玉清神霄宮郭真人算定的日子,宜出行、造車器、移徙、掃舍,忌嫁娶、動土、修墳。童貫揀選京師三衙精銳五千,蒙今上賜名為鎮北軍,便是在今日離開汴京,護送太子魏王趙柯前往河北行營犒賞三軍。


八月初五,鎮北軍拱衛著太子趙柯與宣諭使童貫即將抵達,劉延慶早將遠在真定、河間等遼宋邊境的鎮守將領都召集回來。前麵的使者稟報,鎮北軍隻在河北大營十裏之外紮營,太子與宣諭使將在清晨時分正式到營中宣讀聖旨,並召見諸將。


除夕之夜,與喧囂熱鬧的河間府相比,大名府未免顯得有些冷清。河北行營全軍拔營移鎮河間府,留下幾十萬軍戶家眷,大半倒是準備開春天暖之後再遷往河間,這個年家人不得團圓,年後還要張羅著賣房賣地,家家戶戶的炊煙裏,似乎都飄散著一股子愁緒。


宋宣和五年正月遼宋交戰。


正月十五這天,河北行營的同僚設宴招待新任的鎮北第五軍指揮使克烈.馬庫斯,這也是軍中陳規,哪怕眾將在心裏對胡騎單獨成軍有再多的不滿,掌書記周鼎臣也要張羅這事,眾將也必須來,來了還得喝酒,免得童帥麵上不好看。喝酒自然要招來女營的娼妓相陪,誰知這一陪倒陪出了麻煩。


遼人大舉入寇的消息,最先由狼煙四起的烽燧傳遍,潰軍四處流散,傳播著各種各樣戰敗的消息,軍州縣府城開始白天緊閉城門,雄州、霸州、真定等河北重鎮先後發現遼人騎兵蹤跡。鋪天蓋地的流言幾乎在一日夜間便傳遍了汴京,樞密院惴惴不安等待著進一步確實的消息,到正月二十八夜裏,由河間府發出的軍書,由日行五百裏金字牌急腳遞送到,樞密院不敢怠慢,連夜稟報大內。


二月初九,北風勁吹了一晚,天氣似乎驟然間寒冷了不少,剛剛解凍的黃河水似乎又有封凍的跡象。二月十三,除了在攻打高陽關時炸膛的四門,遼兵的十一門萬斤巨炮全部搬入了炮壘,幾乎晝夜不停地對著河間城發炮轟擊。二月十五,韓世忠率鎮北第二軍將背城出擊,向西攻打遼兵炮壘,計劃用震天雷毀了遼人的巨炮。


時至六月,暑熱難耐,大水過後,民間諸軍疫病橫生,這天,王彥將趙行德召製統製衙門,給
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